各位看官阅读之前,请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讨论与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。

众所周知在各种体育赛事中,我国的乒乓球成绩最为出色,然而我国擅长的体育运动不止这一项,跳水也是其中之一。在刚结束的杭州亚运会上,全红婵再次站在跳水领奖台上。随后她在采访上表示,“这些收获非自己一个人的功劳,身边人的支持更为重要。”

从全红婵过往的经历来看,她用实际行动证实了这句话。全红婵从小有着哪些经历,才造就如今这个钻研刻苦的她?而这辉煌的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付出?

无论是在哪个领域,都不应以年龄论英雄而是以实力为先,恰好体育运动与竞赛就有着这种特点,这也给了不少年少者的机会。对于这些年轻运动员来说,这既是个极大的挑战,更是个改变人生的机会,跳水冠军全红婵就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个机会。

2007年3月28日是全红婵的生日,如此年轻的年纪她显得格格不入,迄今为止她才不过十六岁有余。每当看到她站在领奖台上,同时周围是二十岁上下的对手时,不免有一种无奈的感觉。因为全红婵能走到这一步,既是她自己的选择,也是生活不断推动她的结果。

全红婵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,说是“普通”实际上有些难以为继,她父母的收入要养活五个孩子已经有些吃力,更别说全红婵10岁那年母亲失去了行动力,这无疑让本就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。

好在在最困难的时候,全红婵的哥哥选择不上高中,进城打工后补贴家用,有了父亲与哥哥的收入后,他们的家庭算是有了生活下去的能力。

就这样哪怕担心家里的情况,全红婵也在极大的压力下取得了许多冠军。在全红婵十一二岁时,在省级跳水比赛中就能够夺冠,这为她后来走向世界的战绩打下的基础。此外除了全红婵外的四个孩子,都有着各自的事业,其中有两个也在跳水事业中奋斗。

全红婵之所以能走到这一步,离不开以下的原因。其一便是家庭艰难的情况,令她必须坚定地前进,抱着改变命运的信念突破自我。其二为国争光的信念,这是全红婵奋斗过程中渐渐形成的信念。最终是对于体育精神的坚持,该理由或许也是全体运动员心中的信念。

诚然家里亲人的帮助下,全红婵一步步改变了命运,同时也改变了家中的生活。然而要想站在世界级体育赛事的领奖台上,光靠信心是不够的,此外还需要专业的指导与培训,而全红婵的训练过程中,就有两位必不可少的老师。

在全红婵儿时乃至青少年时期,家中生活的结局她都历历在目,因此“改善生活”就成了她必须达到的目标。可在信念以及荣誉的背后,是正确的方向与成千上万次的练习。全红婵的第一位老师则出现在体校时期,这位恩师对她的基础动作指导颇多。

在进入湛江体育运动学校时,全红婵见到了陈华明,这位见证了我国跳水事业发展的元老。2014年底全红婵正式加入体校,从最基础的动作开始训练,之后参加各种比赛积累经验,就这样一步步训练了6年,才正式收获了东奥会与亚运会的成功。

而陈华明也是在11岁加入湛江体校学习,后加入我国八一跳水队,时隔13年后回到母校任教。在这期间陈华明知道器材都要借的感觉,也明白出不了成绩的后果,可他还是放弃了更好的出路,决心改变家乡跳水领域的现状,而全红婵这个世界冠军就这样被挑出来了。

凭借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,虽然不至于最开始就吓跑那些孩子,可逐渐增加的训练量依然让许多人吃不消,同时在训练结束后,全红婵还要学习文化课。这种文武兼备的日程既是一种退路,也为那些孩子增添了不少的负担,全红婵则是无一例外,统统坚持下来了。

全红婵的体校最大的收获,就是打下了基础,也明确了自己夺冠的信念。在全红婵家中被列入低保范围后,她终于是卸下了心理的挂念,这时她第二位老师也找到了她。

其实能够进入体校训练并不是什么难事,真正的困难是在其中展露头角,同时取得一次次关键的突破。有了陈华明的教导与数年的训练,全红婵度过了第一关,却在通过国家队考核后陷入了焦虑,这时陈若琳的指点与安慰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
当时是全红婵第一次参加大型比赛,不光是队友不太看好她,就连她自己也害怕赢不了,就算成了“跳水皇后”陈若琳学生也于事无补。见学生焦虑陈若琳一眼看出了她的短板,并给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,这才没让全红婵的首场比赛草草收场。

陈若琳对全红婵的培养是全方位的,在训练上她主张兼顾基础与复杂,这让全红婵的技术实现了突破。而在生活方面陈若琳教她比赛之外的东西,也关注学生的生活与心理状态,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,全红婵渐渐找到了属于这个年龄的自信。

对于全红婵及其跳水生涯中,无论是陈华明还是陈若琳都缺一不可,陈华明对她兴趣与基础的培养有着极大贡献,陈若琳的指导更多在心态与大方向方面。总之二者无论缺了哪一个,全红婵的夺冠都不会有这么快。

就这样在多方支持下,全红婵实现了命运的逆袭,分别走上了东奥会与亚运会的领奖台,这两场大型赛事颁奖后,自然有赛后采访以及获奖宣言,全红婵的宣言或许正是她的心中所愿,也说明人们对她初心推断并非空穴来风。

在东奥会夺冠后,全红婵被记者问起“现在最要什么”时,她的回答是“想让母亲恢复行动能力”,这个回答令不少人眼睛一酸。此前在全红婵比赛结束或是假期时,都会回家帮家里干活,同时这份信念也支撑着全红婵走到了今天。

由于继东奥会结束后,全红婵再次被采访获奖感言,再次表示“自己的成功离不开家人与教练的支持”,同样是再次夺冠的原因,全红婵成了我国跳水队的代表,以更好地见证体育精神。

据全红婵的父亲所说,全红婵每次回家都会给家人分享她的金牌。这绝对是羡慕的场景,更是分享自己成果的一种方式,最终祝愿全红婵能有越来越多的喜悦可以分享!

只要能登上任何领域高峰的人,都必然有着难以想象的练习。而全红婵能登上世界级的领奖台,更是付出了远超旁人百倍的辛劳。这既是她被从小的艰苦推动,也有着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引导,最终才有了皆大欢喜的成果。

而全红婵也用行动证明,自己没有辜负家人的期待,也用成绩给了教练一个交代。最终希望全红婵未来能战无不胜,在大小赛事中所向披靡!

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Tags: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